|
中國糧食的消費量基本保持穩(wěn)定,按消費量排名分別是玉米、大米、小麥、大豆和豆粕。從幾大主糧的進出口情況和消費量情況來看,大豆進口依存度是最高的,近兩年來達到了80%的水平,其余幾大主糧進口率較低,都不超過3%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2012年以來玉米和小麥的進口率增長速度非?。
世界玉米、大豆生產集中度較高,主要生產國為美國,分別占世界產量的41%、35.2%。近期美國嚴重的干旱使得約56%的面積遭遇中等到嚴重程度的旱災,由此2012年6月以來玉米和大豆生產的不良率攀升至歷史新高水平。美國農業(yè)部對玉米2012-2013年度的產量預測調降12%,將庫存預測大幅調降37%;大豆產量預估從6月的32.05億蒲式耳調降至30.50億蒲式耳,進而對庫存預測調降7%。
為考察玉米、大豆庫存減少對玉米、大豆價格產生的影響,我們采取期貨均價進行回歸。結合經驗回歸結果和短期期貨市場表現(xiàn),我們給出國際玉米價格上漲區(qū)間為[10.6%,26%],對應國內潛在上漲區(qū)間為[5%,13%];國際大豆價格上漲區(qū)間為[12.9%,20%]。對應國內上漲區(qū)間為[12.9%,20%]。
玉米是養(yǎng)豬的主要飼料,對CPI有重要影響。目前豬糧比處于5.4左右的歷史低位,假定未來一年玉米價格上漲[5%,13%],而豬糧比保持不變,假定大豆價格上漲區(qū)間為[12.9%,20%],最終會導致國內CPI未來一年的上漲區(qū)間為[0.74%,1.84%]。當玉米價格上升18%、大豆價格上升35.9%,最終會導致CPI上漲[2.57%-2.98%]。